高等資通訊技術實驗室

主要研究方向有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研發應用、嵌入式AI系統以及網路安全分析技術,期望能與業界共同合作,帶領學生投入產業實務技術研究,累積實務研發經驗。

先進資通訊技術實驗室

謝欽旭教授、洪盟峰教授

研究領域與計畫

研究主題包含:網際網路技術、通訊網路品質保障技術、嵌入式系統、通訊軟體、計算智慧、計算機網路、嵌入式系統以及智

歷年研究成果

先進資通訊技術實驗室目前已發表81篇期刊論文、241 篇研討會論文、15本專書等著作.所開發技術獲美國專利4件

實驗室成員

先進資通訊技術實驗室的成員除了兩位指導老師外,還包括2位博士後研究員、1位專任助理、1位博士生以及20位碩士生

課程資訊

資訊安全導論、應用程式設計、離散數學、應用程式設計、數位實習、微算機原理、微算機實習以及人工智慧導論等課程。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等資通訊實驗室(AICT Lab.) 於 2008 年 8 月由前電資學院院長廖斌毅教授、前電子系主任潘正祥教授、洪盟峯教授及謝欽旭教授共同成立。實驗室目前除了由洪盟峯教授及謝欽旭教授主持外,還包括 2 位博士後研究員、4 位博士生、10 位碩士生及專題生對於網路安全、嵌入式系統、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等在物聯網與 5G 行動通訊的核心技術與應用與發展前瞻應用領域深耕實務應用技術。實驗室在過去 13 年間培育台灣、越南、印尼學生與博後研究員逾120 位,所培育學生榮獲教育部技職楷模,教育部全國技專院校實務專題、創思競賽,國際三大發明展等 14 項國內外競賽首獎。也榮獲科技部績優資安團隊、績優產學聯盟、最佳產學計畫等榮譽,對於未來產業人才培育不遺餘力。

團隊認為如今企業針對層出不窮的資安事件,面臨到員工對於資訊安全認知匱乏、專業資安人員招募不易及資安風險掌握不足等難題,未能在攻擊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掌握場域勢態,便也難以做出正確的處理。為了彌補上述問題,實驗室導入資訊安全教室,主要致力於新一代資安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此教室針對效能監控、事件日誌及網路封包收集與分析等議題進行介紹,並透過實務操作,培養人員面對惡意程式的攻擊時,如何從網路封包特徵值與封包偵測規則及早發現惡意活動,並由累積資安實戰經驗,提升人員對於資安檢測之技術能量。

此外,進入5G網路時代之後,智慧聯網(AIoT)設備資安防護的問題更被凸顯出來,物聯網裝置成為有心人士DDoS攻擊首選,透過變種Mirai惡意程式藉由這些裝置發動大規模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擊,凸顯物聯網資安漏洞急須解決。現今透過人工智慧與行動通訊網路技術的結合的發展盛行,可透過深度學習方式提供更強大的惡意程式辨識、惡意流量偵測及網路流量異常檢測。但因大部分現行之研究使用封閉數據集進行訓練及學習,導致對於未知流量的空開數據有偵測能力低的問題,該問題也尚未有完整性的解決方案。謝欽旭教授多年來深耕於資安研究領域,擅長人工智慧、端點偵測、DDoS攻擊偵測與事件處理,等多元面向。謝教授近年提出了使用基於時間序列的BILSTM(Bidirectional LSTM)進行攻擊檢測並使用開集識別(Open Set Recognition,OSR)概念與高斯混合模型進行未知流量的檢測,再利用漸進式學習更新模型,讓模型維持高準確度的檢測。此外,謝教授也提出了一個基於DHR-Ne的1D-CNN 移植與SLCPL 損失函利用架構的重構誤差並搭配OC-SVM測特徵空間出的分布進行未知攻偵測。以上相關領域之研究成果皆已陸續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及研討會,截至目前為止,團隊共計已發表超過300篇期刊與研討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