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聚焦一個敏感、卻很實用的問題:GPT-5上線後,為何不少人覺得它變笨了,甚至想切回GPT-4o?此篇文章的脈絡很清楚GPT-5並非單純把參數拉高,而是把ChatGPT帶進一…
Read More分類: 主題報導
GPT-5 的 7 個關鍵變化帶來了一體化體驗
這篇深度報導把GPT-5的意義放在把ChatGPT從選模型,帶向一體化體驗的轉折點上。此篇文章主張:OpenAI以統一系統+即時路由取代傳統模型清單,讓系統依任務複雜度在快速回應與…
Read More解析 GPT-5 最新官方使用技巧,讓 AI 越用越聰明
這篇文章從指令已死的流行說法切入,提醒讀者:正因為GPT-5對指令的遵循度與執行力前所未見,提示寫得好壞,會更加直接地決定輸出品質。作者以OpenAI的《GPT-5 指令指南》為底…
Read MoreOpenAI GPT-5 系列模型
這篇更新稿把GPT-5發佈(美國時間2025/8/7)放在產業轉折的座標上,主軸是:OpenAI以統一系統+即時路由器把高吞吐與深度推理納入同一個操作面板,並在推理、程式碼、寫作與…
Read MoreOpenAI 承諾的開源模型終於出來了 — GPT-OSS 模型正式介紹
此篇文章聚焦在OpenAI釋出的GPT-OSS系列,強調它同時具備開源可商用與可落地部署兩大特性。模型提供20B與120B兩個規格,採Apache 2.0授權;雖然總參數分別約21…
Read More隆重介紹 gpt-oss
在大型語言模型日漸走向專有封閉的同時,OpenAI罕見推出兩款擁有完整開源權重的語言模型:gpt-oss-120b與gpt-oss-20b。此篇文章深入介紹這兩款模型的設計理念、技…
Read MoreExplainable AI 是什麼?為什麼 AI 下判斷要可以解釋?
人工智慧的應用已經逐漸滲透進醫療診斷、司法決策、金融投資乃至政策制定等各種關係重大的領域,然而我們對它的理解仍有極大空白。此篇文章聚焦於可解釋人工智慧(Explainable AI…
Read More當 AI 學會說謊:Anthropic 可解釋性研究的警示與啟發
當人工智慧已能協助寫作、畫圖、分析情緒、回應人類需求,甚至主動規劃、預測與共感時,我們是否真正理解,它的思考過程是如何運作的?此篇文章從一個耐人尋味的假設出發你敢搭乘一架完全由AI…
Read More麻省理工掃描依賴 ChatGPT 的使用者腦部,發現讓人不安的現象
在AI工具幾乎成為每個人寫作、報告與解題標配的現在,速度與效率似乎成為主流價值。但此篇文章提醒我們:在這股便利的洪流下,或許有更深層的東西正在被悄悄犧牲,那就是我們思考的能力。 麻…
Read More83% ChatGPT用戶認知失憶!iKala創辦人:大腦外包後果不只如此
在生成式AI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們愈來愈習慣把寫作、搜尋甚至思考的工作交給ChatGPT等工具。但這樣的便利背後,是否也藏著潛藏的風險?iKala創辦人程世嘉在一篇文章中,引用麻省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