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詹文男
因為疫情趨緩,政府開始解封,民眾生活也逐漸恢復至疫情前的狀態。而從數位轉型的角度我們觀察到,經過了三年疫情的磨練,不管是製造業因應人員無法到工廠工作,或者服務業因應低接觸或零接觸消費的需求,這幾年數位應用有大幅的進展。主要是因疫情影響生意,組織不得不採取行動,而這些行動的結果也持續在改變著公司的體質,協助企業不斷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一些政府部門或學校機構,在疫情期間的確採取各種措施來因應疫情對便民服務的一些影響,甚至在數位化上有很多的權宜舉措,但疫情逐漸過去,整個數位化進程似乎又退轉至疫情前的情況,宛如「船過水無痕」,實在令人惋惜。
基本上,數位科技的迅猛發展不僅衝擊著百工百業,更全面性地滲透至民眾「食醫住行育樂」等生活各層面。因此,無論是企業、學校,還是個人生活,都無法避免與數位科技互動。政府作為社會的重要脊柱,更應該帶頭領導這場數位轉型浪潮,以確保公共服務的效率和品質、降低數位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協助產業掌握未來的機會。
但政府要推動數位轉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這些機構往往面臨著傳統體制及各種法規的阻力、資源的限制和安全的風險等等問題。就像日本政府要考慮廢除印章一般,疫情期間大家都遠距上班,但有些機構還必須安排特定員工冒著風險每周上班一次,大老遠到辦公室一趟,就是為了蓋章。類似的情況其實在台灣也並不少見。
但是政府應如何有效地帶頭示範數位轉型呢?首先,是數位轉型知識的建構。政府官員需要認知數位轉型的重要性,並擁有相應的知識和素養。因此公務員應該不斷學習和了解數位科技的最新發展,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他們還應該具備數位思維,善於運用數據和科技工具解決問題。
其次,政府需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和組織文化。數位轉型需要打破傳統的疆域和思維模式,官員應該鼓勵創新和合作,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和協同工作。可以思考建立跨部門的數位轉型團隊,將各方的專業知識和資源整合起來,共同解決數位轉型過程中的問題和挑戰。
再者,政府官員需要重視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隨著數位轉型的進展,政府機構將處理大量的數據,其中可能包含個人隱私和敏感資料。政府應該建立嚴格的數據安全標準和保護機制,確保數據的合法收集、儲存和使用。同時,還應該加強對數據安全的監管和監控,防止數據洩露和濫用的風險。
最後,政府應與民眾建立更緊密的連結。數位轉型的目的是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滿足民眾的需求。因此,政府應該積極與市民溝通和互動,了解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應該積極推動數位包容,確保所有民眾都能夠享受到數位轉型帶來的益處,減少數位鴻溝的存在。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疫情雖帶來許多磨難,但也提供許多創新的機會,期許政府能從中記取教訓,並引領社會數位轉型,帶領國家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