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觀察/范史華企業導入AI 創造優勢

2023/01/02 黃力

企業數位轉型勢在必行,許多公司都想要導入AI,公司該如何從AI上獲得顯著的利益?BCG亨德森智庫(BHI)全球總監范史華(Francois Candelon)從專業企管公司的角度來看公司如何導入AI,分析出公司導入AI有四個階段:發現(Discovering AI)、建製(Building AI)、規模化(Scaling AI)、以及組織與AI共同成長(Org. learning with AI);公司每進入下個階段,則透過AI來獲取財務獲利的機率就愈高。


四階引入 獲利看增
范史華說,發現AI為公司導入AI的第一階段,之後,公司若對AI相關基礎建設的建製進行投資,如設立數據中心、延攬AI人才、建立AI策略等,將使公司有21%的機率可以獲得顯著的財務利益。
若公司開始進入到AI規模化階段,則代表公司對AI已經有一定的掌握度,能夠根據公司的需求對演算法進行優化,使AI的設計與使用保持一致,勝於單純的自動化,這時,公司獲得顯著的財務利益的機率,將由AI建製階段的21%,增加18%,來到39%。
然而,真正帶來不同的是,組織與AI共同成長學習。這代表人與AI能夠一起工作互相配合,透過對雙方的理解達到各司其職。
以銀行交易室的交易員為例,通常一開始AI會從交易員身上學習,觀察交易員是如何下決策,接著AI會開始對成千百萬的數據進行蒐集與分析,並最終給出推薦。交易員會根據AI的建議發現新的方向,為了創造更多價值而改變原本的行為。這將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此時,公司透過AI獲取財務利益的機率將大幅提高,來到七成之上。
范史華說,許多公司擔心企業文化會阻止公司導入AI,但事實上,使用AI能夠改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的改善則將影響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改善將影響員工使用AI的方式,並啟動組織與AI共同成長。

形塑文化 產業升級
他進一步指出,在順利導入AI的團隊中,有58%將會看到工作效率與決策品質的提升。而這些提升也將改善共同學習、職責分明、團隊合作、道德等四項形塑企業文化的要素。
其中,共同學習是指公司中,是否存在將累積的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其他人或下一代的文化。
職責分明的文化可有所改變,是因為使用AI會使公司員工更瞭解自己的工作能力,進而改善工作品質,並降低管理的需求。
值得留意的是,當員工變得更自動自發後,企業對於中間管理的需求就會下降,中階主管的監督角色將面臨被取代的風險。
AI在一定程度上將使員工擁有更多自主權,使人們更樂於團隊合作。而透過AI的數據也能夠幫助團隊合作變得更為流暢。
最後,公司的道德標準變得更高的原因是因為公司在使用AI後,員工感覺到正在為公司創造競爭優勢,對於公司的成功與發展的感受增強。
范史華另提到,導入AI不僅影響公司,也影響國家,通常觀察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除了看有多少新創公司與獨角獸,也會看國家如何透過導入科技而進行產業升級。

舉例來說,美國的科技業在導入AI科技上,大幅勝過其傳統產業;中國則採用與公司建立垂直AI生態圈的模式,使得AI對科技以外的產業的影響程度遠大於其他國家。反觀歐洲,不論科技業或傳統產業,對導入AI科技都沒有太多著墨。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31/6882219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