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 陳建鈞
OpenAI的搜尋引擎終於來了,正式對外揭露基於GPT-4技術打造的搜尋服務SearchGPT,能夠即時讀取網路上的資訊,給予用戶最新的消息與回應。
「我們正在測試SearchGPT,這是一個搜尋引擎的原型產品。」OpenAI在網站上寫道,「它能夠將我們在AI模型的優勢與網路資訊結合,提供用戶快速即時的答覆,並附上明確的消息來源。」
SearchGPT還沒有公開使用,目前僅提供用戶加入排隊名單,預計推出時會開放約1萬名入選的測試者使用。

目前SearchGPT還沒開放外界使用,不過可以先登記等候名單排隊。
圖/ OpenAI
SearchGPT亮相,該怎麼用、厲害在哪?
依照OpenAI在介紹中披露的資訊,SearchGPT的界面與ChatGPT有些相似,用戶可以在大大的輸入框內寫下想要詢問的問題,但不同於一般的搜尋引擎,SearchGPT不會只回覆各個網站的連結,而是試圖理解消化你的問題,再回覆組織過的答案。
OpenAI提供的一個範例中,使用者詢問SearchGPT「特定地區8月的音樂祭有哪些?」SearchGPT則圖文並茂地整理了一系列的活動列表,並附上如維基百科等資料來源。

用戶詢問北卡羅萊納布恩(boone)8月有哪些音樂祭,SearchGPT也整理了一份有著各個資料來源的清單。
圖/ OpenAI
又或者在另外一個例子中,使用者在SearchGPT中詢問「我這週末何時能在半月灣看到海蝸牛(nudibranchs)?」SearchGPT則在回應中告訴用戶,要看海蝸牛需要等到退潮時,容易在潮池或岩灘地區找到牠們的蹤影,並列出了週末的潮汐時間。
並且用戶能夠針對同一個主題提出後續問題,好比說知道何時可以觀賞海蝸牛了,但你擔心天氣太熱追問「會很熱嗎?」SearchGPT也理解用戶在詢問半月灣週末的天氣,回應你這週末當地天氣溫暖舒適,並提供詳細的未來一週天氣資料。

當用戶詢問哪時能在加州半月灣看見海蝸牛,SearchGPT也為用戶推薦容意見到的地形及提供潮汐時間。
圖/ OpenAI
SearchGPT問世,會撼動Google搜尋地位?
OpenAI有意推出搜尋引擎服務的消息,其實早在上半年就已經走漏風聲,不過當時盛傳會在5月的活動上發表,但被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親自澄清計畫發布的內容,「不是GPT-5,也不是搜尋引擎。」
正當外界快要遺忘OpenAI開發搜尋引擎這個消息時,現在他們終於端出了SearchGPT這項新產品。OpenAI對此指出, 使用以往的搜尋引擎想要找到所需答案,往往需要重複搜尋好幾次、測試不同關鍵字組合才有辦法找到,SearchGPT讓用戶更輕鬆搜尋到想要的內容。
「在網路上取得答案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通常需要搜尋好幾次才會出現相關結果。」OpenAI表示,「我們認為利用網路上的即時資訊,來強化模型的對話功能,可以更快、更輕鬆地找到你想搜尋的內容。」
某種程度來說,SearchGPT便是ChatGPT初面世時,最讓Google忌憚的AI應用。
當時各方媒體評論,這種新型態的AI搜尋引擎可能讓以Google為首的搜尋平台變得不再重要。與OpenAI合作的微軟,就持續為Bing更新AI功能,企圖把握此時從Google手中挖走用戶。
事實上,Google也擔心用戶會被AI搜尋服務給分走,積極在搜尋服務中加入AI功能,例如今年5月推出的AI Overview,就是他們對AI搜尋的回應,能夠替用戶整合搜尋結果,提出懶人包式的答案。
當然,雖然Google被AI取代的議題已經議論超過一年,這件事還不會在短期內發生。根據《財星》報導,截至今年6月,Google搜尋的市占率仍超過90%,Bing只有3.7%,而AI新創Perplexity推出的同名AI搜尋服務,則低到沒有統計資料。
還沒推出就被發現內容有錯!SearchGPT逃不掉AI老毛病
不過如同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的老毛病,SearchGPT這類AI搜尋服務同樣有著給出錯誤答案的問題存在。
例如上述提到的詢問8月音樂祭有哪些,外媒《大西洋》就指出,其中一個列出的阿拉巴契亞夏日祭(Appalachian Summer Festival)列出的活動時間是7月29日至8月16日,然而該活動實際上今年是在6月底到7月下旬間舉辦,若參考SearchGPT回應想要購票的民眾,可能會敗興而歸。

外媒《大西洋》指出SearchGPT列出的音樂祭活動中,第一個活動時間就是錯誤的。
圖/ OpenAI
這類問題在Google推出AI Overview時也曾受到檢視。當有人詢問讓起司牢牢固定在披薩上時,AI Overview則回應用戶直接用膠水黏住;又或者把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說成是穆斯林等等。目前SearchGPT還未對外開放,就已被發現錯誤地方,未來受到大量民眾檢視時,可能也逃不過類似的命運。
另外,前陣子Perplexity才被外媒《富比士》、《康泰納仕》指控,未經許可便截取文章內容使用,並發出律師函要求停止這樣的行為。當時Perplexity執行長亞拉文.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也在社群平台X上坦承,新產品比較粗糙有不足之處,承諾會改善這些問題。
但在這方面,OpenAI早已做超前部署,過去一年裡陸陸續續和Vox、《大西洋》、《紐約時報》母公司新聞集團等眾多媒體業者達成授權協議,早一步化解可能的侵權問題。《大西洋》執行長尼可拉斯.湯普森(Nicholas Thompson)就表示,打造AI搜尋功能時必須重視新聞及出版業者,「我們期待在過程中和OpenAI合作。」
SearchGPT是OpenAI在AI應用上相當大的一步進展,但《The Verge》也評論,這項新服務是免費的,而且看似沒有任何廣告,恐怕無助於OpenAI日益高漲的AI訓練及推理成本,先前有報導預計,OpenAI今年成本上看70億美元,在推出SearchGPT之餘,OpenAI仍必須盡快找到彌補成本、甚至營利的辦法。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9886/openai-search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