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 AI ASIC 研調:聯發科採取「由邊緣走向雲端」的發展策略

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趨於飽和之際,聯發科正進行一場深刻的業務轉型,意圖擺脫對消費性電子市場的依賴,向高成長潛力的雲端AI基礎設施領域進軍。根據DIGITIMES觀察,聯發科正積極投入AI ASIC設計服務,企圖在未來AI運算浪潮中搶得一席之地。此篇文章深入分析了聯發科如何運用過往在手機晶片累積的技術底蘊,整合高速I/O、先進封裝與運算核心架構三大關鍵技術,試圖在AI時代建立全新競爭優勢。

文章指出,聯發科已加大對高頻寬傳輸技術的研發力道,將自研SerDes技術推進至448Gbps,並攜手加入由NVIDIA主導的NVLink Fusion生態系,企圖在高速傳輸標準上取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聯發科與台積電多年合作累積的封裝整合經驗,也為其在2.5D/3D封裝與異質整合技術上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助於AI晶片在效能與能效上的整體表現。

然而文章也坦言,儘管聯發科在I/O與封裝技術方面具備優勢,但在高效能AI系統設計、運算模組整合與記憶體架構優化等關鍵環節,仍與市場領先廠商如博通、邁威爾存在明顯差距。特別是在雲端訓練與推論應用日益擴張的趨勢下,能否建立具競爭力的運算核心架構與系統整合能力,將成為聯發科能否進入雲端供應鏈的試金石。

本文章進一步指出,聯發科面臨的挑戰並不僅止於技術層面,轉型過程中還包括與雲端服務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優化企業級行銷模式與強化內部研發組織架構等多重任務。如何從熟悉的邊緣裝置市場,成功跨足要求嚴苛的企業級AI應用場景,是聯發科此波戰略轉型的核心課題。

對於關心台灣半導體產業動向、AI晶片市場競局與企業如何因應產業轉型浪潮的讀者而言,此篇文章提供了一個深入且具脈絡性的觀察角度。不僅描繪出聯發科目前的機會與限制,也留下一個值得追問的關鍵命題:當智慧裝置巨人試圖敲開雲端運算的大門,究竟能否成功走完這場技術與市場的長征?

閱讀完整文章: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8862676?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