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I分身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如何看AI PC大未來?

在 AI 代理(AI Agent)風潮正熱之際,此篇文章聚焦於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 如何以 81 歲高齡推出個人 AI 分身 「阿丹」(ADAN Global),並於 9 月 1 日正式上架 ChatGPT,供全球用戶使用。這不僅是一個數位化工具,更承載了施振榮畢生的經營哲學與「王道思想」,試圖在 AI 時代與政經動盪下,為企業領導人提供新的思維參考。

作者指出,施振榮以宏碁長年倡導的「找替死鬼」文化為靈感,將 AI 視為能接棒的人才。既然 AI 不會疲累、能跨語言,便能承擔他多年累積的經營智慧與王道哲學,幫助推廣價值創造、利益平衡與永續發展。他笑言:「阿丹比我更懂王道,但可能不會像我一樣謙虛。」

阿丹不只是聊天工具,而是一種 「思維分身」。協助開發的老戰友洪銘賜解釋,為了讓 AI 精準掌握施振榮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團隊透過聊天機器人「若愚」設計 30 題深度提問,涵蓋顯性與隱性價值,再將施振榮的逐一回應訓練成數學模型,經過反覆微調才完成「阿丹」。與阿丹同步推出的電子書《領導人的覺醒時刻:Stan哥與AI對話》,也完整收錄這段對話過程。文章也分享施振榮與家人的互動趣聞。例如他的孫女在大學作業中,竟偷偷使用阿丹來摘要並整理心得,讓施振榮看了既驚喜又欣慰。這也凸顯阿丹作為學習輔助與智慧夥伴的潛力。

未來,施振榮計畫不只停留在「王道領導學」,還將延伸出「王道會計學」、「王道變革學」等 AI 分身,並期待更多企業領導人能建立屬於自己的 AI 思維分身,讓經營哲學與決策邏輯得以長遠傳承。在更宏觀的議題上,本文記錄施振榮對 AI PC、邊緣運算與全球製造趨勢的觀察。他認為 AI PC 的硬體早已成熟,關鍵在於能否誕生像試算表或網際網路一樣的「殺手級應用」;同時也提醒台灣廠商要掌握智慧製造與人才培育,因應「美國製造」浪潮。他更指出,「王道不是一昧謙讓,而是要創造新價值」,唯有提前培養核心能力,才能在劇變時代走得穩健。

總體而言,此篇文章不僅介紹了一位企業家的 AI 分身,更揭示了一種「人與 AI 共創」的新模式:將個人哲學與領導智慧數位化,讓知識能跨越時間與地域被持續傳承。阿丹的出現,不只是施振榮的實驗,也可能是 AI 時代下,企業領導人邁向智慧永續的新典範。

閱讀完整文章: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23973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