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物聯網產業轉型 擘劃2025全球產值5%大願景

在萬物聯網的物聯網(IoT)時代,各類裝置靠著晶片進行智慧化升級,實現了常聽到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家庭等應用。隨著5G、人工智慧(AI)等前瞻技術發展,進一步推進物聯網進化為智慧物聯網(AIoT);新冠肺炎驅使數位轉型增速等趨勢,讓企業更加重視相關技術發展,如今紛紛加大投資,使產業大步向前邁進。市調單位MarketsandMarkets預估到2024年,AIoT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51億美元,提升到162億美元。

即便AIoT市場到底有多大,很難有人能給出明確輪廓,但潛在商機相當龐大,是可以確立的。為此,在日前由《EE Times Taiwan》與《EDN Taiwan》出版商ASPENCORE舉辦的Tech Taipei「嵌入式設計與萬物聯網市場脈動研討會」,邀集各界專家與會,從不同面向解析和談論在AIoT市場的競爭中,產業還有哪些契機和挑戰。

亞洲矽谷計劃執行中心行政長李博榮,替本場活動揭開序幕。他表示,亞洲矽谷現在進到2.0階段,下一階段就是希望能因應新的數位科技發展,協助台灣在AIoT的數位科技研發、市場推動及應用三方面發力,台灣物聯網產值從2016年起持續上升、全球佔比擴大,2018年產值突破新台幣1兆元,即便2019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趨緩,但2020年產值跟全球佔比都有結構性的躍升,預估今年年底產值將突破新台幣2兆元。

對今年要達成2兆元的預估數字,乃至台灣物聯網產業的未來持續壯大,李博榮樂觀其成。他說,全球疫情影響慢慢趨緩,未來將恢復常態,供應鏈在生產需求上還是會逐漸恢復水準;再者,非接觸式或遠距的需求依舊存在,且維持一定成長;第三,是看到新的應用出現,包括淨零碳排、元宇宙、電動車等,都提供了物聯網相關廠商未來好的發展機會;在疫情跟全球經濟變化下,台灣物聯網發展還是非常暢旺,亞洲矽谷目標2025年物聯網產值要達全球5%。

「台灣物聯網產業,正在做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李博榮指出,物聯網大致由底層到上層可分為感測層、網路層、資料層和應用服務層,從工研院調查的調查資料顯示,過往佔比較大的感測層,佔比在慢慢縮小,資料層則有增加,顯示物聯網產業漸漸擺脫傳統硬體製造思維,轉向系統整合甚至是應用服務,期待未來進一步向上層發展,創造更多應用服務,並在原有基礎上做垂直跟水平整合。

蔡銘仁、Anthea chuang,EE Times Taiwan 2022/07/05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20705nt11-iot-industry-transformation/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