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甫於8月底揭牌,其中產業發展署肩負各行各業轉型重任,首任署長由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轉任,他以在經濟部打滾逾22年的豐富經驗誓言:「三年做出成績」,包含促進數位人才培養、推動產業轉型及強化資安產業保護國人等三大目標。至於要怎麼做,將貫徹「R、I、S、E」四大主軸,讓數位如同太陽升起般,照耀台灣這片土地。
呂正華指出,身為一位首長,知道施政本是長期永續發展的事,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做出策略規畫,「有點像下棋,不能只想到第一手」,數位發展也是,不要只做短期因應,要長遠去看,才能做出讓民眾有感政策,產業界才會覺得政府與他們同在。
呂正華笑說,自己身上仍存在工業局的DNA,來到產業署後對產業輔導和協助只是更聚焦。他說,以前在工業局有很多計畫,會以朗朗上口縮寫來執行,因此訂出「R、I、S、E」做為產業署未來業務推動重點。
呂正華說,R代表韌性(Resilience)。這幾年受疫情影響,遇到供應鏈斷鏈,有些地方封城導致零組件送不出來,假設資通訊技術能更好,就能更加了解資訊,還可運用到各行各業,在數位時代更顯重要,呼應數位部長唐鳳希望推全民數位韌性,R絕對擺第一。
I代表整合(Integration)。呂正華說,以往計畫遇到數位轉型課題,廠商可能去找工業局、中小企業處、商業司或找技術處協助,現在整合成單一窗口,只要找產業署負責。
S代表安全(Security)。呂正華說,資安即國安,目前國人較著重遇到駭客攻擊時,產業是否能固若金湯守住應保有的資安,數位部底下設有資安署和資安院,會做防護,而產業署則負責將這些危機,從產業面化成轉機,同時帶動其發展。
E則代表賦權(Empowerment)。呂正華說,當R、I、S都推動完後,要讓各行各業做好數位轉型跟賦能。一旦將數位導進來,就能藉政策工具跟導引協助企業做數位產業研發。
工商時報 曹悅華 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