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開外掛!一窺南山人壽法遵AI智能助理的架構工法

2024.09.05 | 南山人壽

「請幫我查保險業在五年內有關公司治理的裁罰案,並整理成一份報告給我 !」南山人壽法遵人員陳副理輕快地對「法遵AI智能助理」下達指令,不一會兒就看到AI智能助理自動篩選出一篇篇相關的裁罰案,並開始分析每個案件的重點,最後彙整成一份圖文並茂的報告,內容包括裁罰年份、事由及金額統計等重要資料。陳副理滿意地檢視這份報告後寄出給主管,整個過程花不到10分鐘,她形容說:「有了AI輔助,工作就像開了外掛一樣!」

這個由南山人壽Beyond Lab團隊攜手打造的「法遵AI智能助理」,在2024法律 x 法遵科技黑客松8月31日的決賽中奪得最高榮譽的金獎,從50組、近200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並同時獲得司法院法治教育獎、AIGC特別獎、勤業眾信特別獎及法遵公司治理特別獎等多項殊榮,囊括了近半數的獎項,獲得評審團的高度讚揚。

1725519075545.jpg

南山「法遵AI智能助理」奪得2024法律 x 法遵科技黑客松競賽最大獎金獎,由南山Beyond Lab隊長蔡其杭(左二)帶隊領獎。

圖/ 南山人壽

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受高度監管的金融保險業變得更加多樣及複雜化,而法令遵循是營運韌性的根基,法遵人員肩負著公司營運合規的重責大任,需付出更多努力來審視法遵潛在的風險點。

此專案的重要推手,南山人壽法遵長崔君瑋有感地說:「這原本是一個極度耗人工的工作,以往,法遵人員需要嘗試各種關鍵字,找出可能的裁罰案件,再以人工的判讀是否與主題相關,若再加上裁罰案的內容謄打和報告製作的時間,常常就耗費了一整天。」因而,藉由「法遵AI智能助理」對法遵同仁的數位增能,迅速且全面地解析大量裁處文本,大幅提升風險管控力道,從而更好地維護公司誠信經營的核心價值。

法遵AI智能助理實際操作畫面,可有效輔助法遵人員整理相關裁罰案重點和裁罰

法遵AI智能助理實際操作畫面,可有效輔助法遵人員整理相關裁罰案重點和裁罰案件數統計分布。

圖/ 南山人壽

面對新保險時代的挑戰,南山人壽積極推動「服務賦能」與「數位賦能」兩大核心轉型策略,不斷應用數位科技進行創新,持續提升客戶體驗與服務效率,成功樹立產業標竿。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強調:「『數位賦能』必須以業務流程為中心,南山人壽特別成立Beyond Lab,讓需求單位和數位團隊攜手合作,盤點業務流程找出可改善的機會點,再選擇適合的AI技術建構智能模組,以外掛的機制嵌入業務流程中,最終必須回到業務價值的體現上。」

因而,針對法遵人員裁罰文本判讀及綜整的機會點(Leverage Point),南山人壽Beyond Lab經分析評估後,選擇以生成式AI打造「法遵AI智能助理」,訓練AI模組如何生成篩選指令、如何判讀內容和綜整報告;同時,為了避免生成式AI易產生AI幻覺,開發團隊也整合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的技術,結合語意檢索庫及大型語言模型,讓AI智能助理生成的回應更適切,同時提升內容的正確性及品質。

智能模組外掛架構。透過AI預鑄工程以及智能模組外掛平台的架構,結合不同的

智能模組外掛架構。透過AI預鑄工程以及智能模組外掛平台的架構,結合不同的領域知識庫進行RAG優化,可加速開發並擴散到各類業務場景。

圖/ 南山人壽

南山人壽數位長呂新科說明:「在企業架構的框架上,模組化及可複用性是架構方法的核心。我們將AI智能助理設計成應用模塊(Architype),透過AI預鑄工程,以及智能模組外掛平台的架構,未來可結合不同的領域知識庫進行RAG優化,就能加速開發並擴散到各類業務場景。」 不難看出,南山人壽能用整體架構規劃設計法遵AI智能模組,並實現應用模組外掛,關鍵在於企業架構方法的導入,它如同發展藍圖一樣,透過建立一套系統化框架及方法,來管理日益複雜且龐大的業務流程及需求。

南山人壽參考國際上最普遍應用的「開放群組企業架構框架標準」(TOGAF® Standard),自2023年開始擬定一套最小可執行企業架構框架(Minimum Viable EA of TOGAF®, MVEA),將其命名為「南山企業架構」(Nanshan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共包含六個架構層級,分別為策略架構、業務架構、應用架構、數據架構、技術架構及資安架構,各層級相互對應及串連,共構總體的邏輯視圖,以此作為南山人壽數位轉型的藍圖。

南山企業架構框架。南山人壽參考國際上最普遍應用的TOGAF® Standard,擬定一套

南山企業架構框架。南山人壽參考國際上最普遍應用的TOGAF® Standard,擬定一套最小可執行企業架構框架。

圖/ 南山人壽

呂新科補充:「導入企業架構框架,最重要的目的是接軌國際開放標準,用前瞻及專業的方法論重塑南山人壽資訊發展運營流程(IT Operating),以端到端(End-to-End)重整及優化規劃、設計、交付及運行等流程,進而支持業務目標的達成。」

同時,為能更務實且循序地融入現行管理流程,推動策略則採用MVEA由小漸大的方式(Stepwise),以專案範疇為基準,例如核保、行動支付中樞、智能理賠平台、團險理賠等多個核心專案,均採用同一套業務架構建模方法-U.S.B Modeling,包含使用案例圖(Use Case Diagrams)、循序圖(Sequence Diagrams)、以及業務流程圖(Business Process Model and Notation Diagrams)等視圖,定義流程多層級觀點,可有效促進資訊科技與企業策略對焦,用更全面的視野找出流程優化的機會點,在跨部門之間建立共同的架構語言,加速數位轉型的速度與效率。

南山人壽數位長呂新科(左二) 率團隊成員,和The Open Group總裁暨執行長Steve Nu

南山人壽數位長呂新科(左二) 率團隊成員,和The Open Group總裁暨執行長Steve Nunn(左三)開心合影。

圖/ 南山人壽

南山人壽此一「南山企業架構」的創新實踐,日前榮獲國際開放標準組織(The Open Group)頒發2024創新卓越獎(Awards for Innovation and Excellence),成為國內首家獲此殊榮的保險公司。其數位轉型專案更被評選為「最具未來潛力專案(Promising Project of Future Potential)」,充分肯定在推動國際標準和數位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現。

呂新科指出,隨著雲端、AI等新興科技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面臨新技術帶來的巨大挑戰,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除了團隊本身累積的實務經驗外,此次導入國際開放標準,期待能以系統化的企業架構方法,讓公司的數位發展腳步更加穩健和務實,相信透過架構工法和持續演化,南山人壽的數位轉型將成為另一個典範。

作為台灣首家引入TOGAF®世界級標準的保險公司,南山人壽以此為數位轉型的基石,穩步推進數位化進程,增強競爭力,持續領航保險產業。

資料來源: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0404/nanshanlife202409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