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發達的年代,各家品牌必須時時掌握消費者在網路上的討論,是否對品牌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在「風向」產生變化時及時做出正確的回應。
身為跨國企業,可口可樂也得確保自己透過廣告、媒體、活動等各種管道傳遞給消費者的訊息不會冒犯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因此也有專責單位負責把關,以圖片辨識找出帶有自家產品的照片、以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判斷貼文內容的描述、情緒,作為品牌的「輿情分析」。
根據官方說法,全世界的社群媒體中每兩秒就會提到一次「可口可樂」,技術團隊每年分析的貼文高達上百億則。
在如此海量的資料中,2011年可口可樂突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1996年推出,後來卻因為高糖、高咖啡因的特點,在當時提倡健康飲食的風潮下導致銷量不佳,於2002年下架的汽水「Surge」突然出現很大的流量。
2021-12-11 陳蔚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