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術成為地緣政治核心戰場之際,美國政府的出口政策正進入重大轉折期。此篇文章報導指出,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撤銷原本預計在5月15日生效的「人工智慧擴散最終規範」,使原先受到出口限制的NVIDIA等企業,能重新向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中東市場銷售高效能GPU,並為全球AI供應鏈與國際技術合作帶來明顯變化。
此篇文章進一步說明,該項政策調整象徵川普政府對拜登時期AI管制政策的系統性翻轉。除了撤回數項人工智慧相關行政命令外,川普團隊也計畫與多個中東與亞洲國家重新洽談出口條件,避開原本分級與區域限制明確的規範框架。儘管新規範尚未公布,但此舉已為AI硬體供應商創造更具彈性的市場空間,也可能導致產業重心再次洗牌。
作者指出,美國工業及安全局目前針對AI晶片出口仍維持三項基本原則:全球禁止使用華微(Huawei)晶片、美製晶片不得用於訓練或推論中國AI模型,以及要求企業防堵「洗產地」手法規避禁令。儘管原則未變,但出口執行上的鬆動,讓美國在AI地緣戰略上的政策風向出現鬆動跡象。
對企業而言,此政策變化釋放出新的訊號。以NVIDIA為例,其原本受限於對中東與中國出口規範,如今可望開拓更廣市場。執行長黃仁勳也在此前指出,中國AI市場具高度潛力,呼籲美國應保有企業參與空間,避免自我限縮國際競爭力。
本文揭示的不只是政策變化,更牽動美國在AI技術、外交與商業競爭三者之間的戰略平衡。面對持續變動的國際技術秩序,誰能在下一波AI浪潮中掌握主導權,將取決於這些政策如何實際落地與演化。
如果您關注AI技術發展的國際政策脈絡、美中科技戰最新進展,或是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策略調整,此篇文章將帶您看清這場看似技術實則戰略的出口政策鬥爭背後的深層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