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運算競賽全面升溫的當下,此篇文章揭露了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合作——AI基礎設施新創公司 CoreWeave 與社群媒體巨頭 Meta 簽署一份總金額高達142億美元的長期算力供應協議。這份合約不僅象徵著 Meta 在 AI 領域大舉擴張的決心,也標誌著全球雲端算力市場正邁入新一波「AI基建爭霸戰」。
根據文章說明,這項合作協議將由CoreWeave提供基於Nvidia最新GB300 系統的先進GPU運算資源,協助Meta強化其生成式 AI 模型訓練與推論能力。合約期限定至2031年12月,並保留延長至2032年的選項,顯示雙方對長期合作的高度承諾。CoreWeave執行長Michael Intrator在接受訪問時指出,Meta 早期在試點合作中對其算力與服務架構「極為滿意」,因此決定擴大合作規模。他強調,這不只是商業合作,更是 Meta「加速人工智慧創新」的重要基石。
作者進一步指出,CoreWeave 是一家以出租高階 GPU 運算能力 為核心的雲端公司,短短幾年內便成為生成式 AI 產業的重要供應商之一。其主要客戶包括 微軟、OpenAI 與 Meta 等產業領軍企業。過去一年,CoreWeave 憑藉靈活的基礎架構與快速部署能力,在 AI 模型訓練與資料中心租賃市場中迅速竄起,被視為傳統雲端三巨頭(AWS、Azure、Google Cloud)的強勢挑戰者。
此次與 Meta 的合作,對 CoreWeave 的營運結構具有重大影響。「此篇文章」指出,該公司目前約 71% 的營收仰賴微軟,而與 Meta 的長期協議可望降低單一客戶集中風險,推動營收多元化。同時,也進一步凸顯 AI 算力需求的爆炸性成長趨勢——在過去不到一年內,CoreWeave 已陸續與 OpenAI 簽署金額達 224 億美元以上的合約,可見市場對尖端 GPU 運算的渴求已進入前所未有的階段。
市場對這項消息反應熱烈。CoreWeave 股價在盤前交易飆升逾 8%,最高漲幅一度達 15.9%,反映投資人對公司未來成長潛力的樂觀預期;相較之下,Meta 股價小幅回落約 1.9%,市場解讀為投資者短線觀望其龐大支出對財報的影響。
另外分析指出,這項合作不僅象徵兩家企業的策略結盟,更具備產業層面的象徵意義:AI 競賽的核心焦點正從「模型之爭」轉向「算力之戰」。在大型語言模型(LLM)與多模態生成式 AI 發展日益仰賴龐大 GPU 叢集運算的背景下,誰能確保穩定且具成本效益的算力供應,誰就能在下一階段的 AI 創新浪潮中搶得先機。
Meta 近年來不僅積極發展開源模型(如 Llama 系列),也大幅投資自有資料中心與硬體資源,而這份與 CoreWeave 的協議,顯示其在自建與外包策略之間採取「雙軌並進」的路線——既鞏固內部能量,又確保外部資源靈活調度。
本文最後指出,這場合作的背後,反映的是全球 AI 生態系正在進入「基礎建設分層化」的新時代。AI 模型的競爭不再僅是演算法或資料規模的比拼,而是圍繞供應鏈、能源、硬體與算力生態的整體競賽。對 CoreWeave 而言,這是一場從新創轉向主流基礎設施供應商的華麗躍升;對 Meta 而言,則是確保未來十年在生成式 AI、元宇宙與多模態運算領域穩居領先地位的關鍵一步。
閱讀完整文章: https://technews.tw/2025/10/01/coreweave-meta-gb300/